煤礦作業產生的有害物質較多,對長期在礦下作業的作業人員身體危害極大。其中最主要的職業危害因素有粉塵(煤塵、巖塵、水泥塵等)、化學物質(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氫等)、物理因素(噪聲、高溫等)。煤礦采掘一線工作人員須戴防塵口罩或防毒面罩等個人防護用品。 

  今天,我們針對三項中的第一項危害因素-粉塵,來給大家做詳細說明: 

  一、煤礦井下產粉塵量的區域 

  1、錨噴支護工作面;

  2、綜采、放頂煤工作面;

  3、綜掘工作面;這三個區域不僅產生的粉塵量大,且在工作時,作業人員必須現在作業不能離開,因此這三個崗位的礦工患塵肺病的機率相對較高。 

  二、塵肺病 

  塵肺病是指長期吸入生產粉塵而引起的以肺組織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國,現有12種塵肺被定為職業病,它們是矽肺、煤工塵肺、石棉肺、水泥塵肺、陶瓷工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云母塵肺、滑石塵肺、炭黑塵肺、鋁塵肺、石墨塵肺。 

  塵肺病的發病工齡一般為20年左右,最短可在半年左右發病。塵肺病人早期咳嗽多不明顯,但隨著病程的迸展,病人多合并慢性支氣管炎,晚期病人多合并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顯加重。咯痰、胸痛、氣短及肺功能減退。 

  隨肺組織纖維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積減少,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呼吸困難也逐漸加重。最終可能出現咯血等呼吸系統癥狀。 

  三、煤礦井下粉塵防護措施 

  1.個人防護用品 

  作業人員在進入生產區必須穿工作服或防護服,接觸粉塵人員必須戴防塵口罩或防毒面罩,噪音高的工作區應佩戴防噪音耳塞防噪音耳罩,進行氧、電焊等作業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電焊手套防護用品

  井下作業人員必須穿防護服或普通工作服、安全靴安全帽、攜礦燈和自救器。推薦產品:頭部防護(梅思安V-Gard安全帽)、呼吸防護(3M3200防塵面具)、足部防護(巴固BC0919702安全鞋) 

  2.綜合防塵措施 

  煤礦企業經濟效益快速增長后,各礦地都積累了相當的資本,這給安全裝備的大規模更新、改造創造了物質基礎,因此對于粉塵防治,國家應該加大重視,花大功夫治理。對煤礦安全規程應進一步修改完善,對一些防塵制度、技術、裝備硬強制推廣。 

  3.行業工藝提升 

  提升煤礦行業的防粉塵的各種工藝,對新裝備的研發,淘汰落后的工藝和設備。比如在綜掘、錨噴工作面應大力推廣除塵器的使用,像德國、美國、英國這些國家早已在大量采用除塵器(除塵風機)除塵,配合傳統的噴霧降塵法(噴霧降塵法對呼吸性粉塵的降塵率不到30%),其降塵率可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