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企業都按規定給員工配備相應個人防護用品,但是有些企業發放個人防護用品后沒有管理且長時間不更換。個人保護用品有別于其它操作工具,不能可有可無隨便應付,過期個人保護用品不但無法起到保護作用,可能直接使用過期防護用品還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醫護人員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預防病毒感染

  個人防護用品過期在不了解情況的員工可能誤以為自己已經做了個人保護,思想上也產生隱患。所以,為了避免隱患造成事故,為了企業的安全生產,用人單位必須按照國家要求和產品使用期限,及時更換到期的產品,特別是特種個人防護用品。

 

  特種個人防護用品,比如3M防毒面具或者杜邦防化服,在防護用品生產廠家都有具體定義產品的使用有效期,一旦防毒面具超過有效期可能導致防毒性能降低,面罩密閉性減弱導致人員使用過程中毒,而防化服也一樣。

 

  使用過期防護用品原因

 

  企業的職工之所以還在使用過期個人防護用品,除了企業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認為此項支出并不能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之外,還有其它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采購的原因。采購時企業會派專門的采購人員,可很多采購人員并不專業,在采購之前也沒有了解個人防護用品知識,最終采購到了不合適的產品。比如明明要買化工企業的防化服,卻買回了建筑企業的防護服;在采購時沒注意生產日期與保質期,圖便宜,結果買回快要過期產品;采購人員選擇產品不是根據質量的好壞,而是選擇跟自己關系比較好的供應商,買回不合格的產品。

 

  這樣采購的個人防護用品本身有問題,按要求不久就要報廢,甚至不能用就得報廢,為了不造成浪費,造成損失,企業只好硬著頭皮讓職工接著用。

 

  其次是管理不規范,一些中小企業及民營企業,買回個人防護用品后往庫房中一放,憑條領取,領完完事,不登記造冊,不檢查生產日期與保質期,不檢查是否過期,根本不知道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該報廢的時候也發現不了,個人防護用品成了安全檢查遺忘的角落。

 

  如何避免使用過期產品

 

  要避免職工使用過期個人防護用品發生事故,首先企業必須認識到個人防護用品對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讓職工使用個人防護用品不是僅僅為了應付檢查,而是關乎職工人身安全和企業長遠發展的重點,所以企業從采購個人防護用品到使用到管理,各個環節層層把關。

 

  采購個人防護用品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不能當成一項簡單的任務,派去的采購人員必須有豐富的防護用品知識,能夠識別個人防護用品質量,必須到合格的生產廠家選擇符合國家規定的產品。

 

  個人防護用品購買后也不能一勞永逸,要定期檢查,發現質量問題要及時更換。同時,為保證企業都能買到合格的個人防護用品,國家有關部門就必須做好市面上的個人防護用品監督管理。特別注意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新工藝不斷出現,加快法規標準建設與完善,給企業營造一個好的市場環境。

 

  無論是商家還是企業,都應建立嚴格的個人防護用品出入庫檢查登記制度,及時清理過期個人防護用品,堅決杜絕其流入職工領取及使用環節,而作為工商、質監等部門也應加大對個人防護用品的檢查,使個人防護用品真正實現科學規范的產銷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