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醫用口罩能防病毒嗎?非醫用口罩在哪些環境可以使用?非醫用口罩,也稱為個人防護口罩,一般是指在日常空氣污染環境下,濾除顆粒物所佩戴的、有防護功能的口罩。非醫用口罩也可以用于預防病毒的,但是要選擇防護級別比較高的。比如一些防塵口罩,N95 ,N90以上標準的都可以阻擋病毒細菌,都可以預防病毒,但防護效果差點,但其他的紗布口罩、棉口罩是沒有預防作用的。非醫用口罩分為防顆粒物口罩和日常防護型口罩,防顆粒物口罩適用于工業場所,短暫滯留于較高風險環境時KN95、KN90可用來替代醫用防護口罩。日常防護型口罩適用于日常生活中空氣污染環境下濾除顆粒物所佩戴。下面鋌和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一樣口罩和非醫用口罩的區別。
1、作用不同
非醫用口罩是用于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以達到阻擋有害的氣體、氣味、飛沫進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
醫用口罩多采用一層或者多層非織造布復合制作而成,主要生產工藝包括熔噴、紡粘、熱風或者針刺等,具有抵抗液體、過濾顆粒物和細菌等效用,是一種醫療防護用紡織品。
2、分類不同
非醫用口罩主要分為棉布口罩、無紡布口罩、活性炭口罩等。
醫用口罩主要分為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普通醫用口罩等。
3、技術要求不同
非醫用口罩來說,在面料的使用上以及在口罩的結構上,都沒有嚴格的標準要求和技術指標。
醫用口罩的生產一般需要符合國家相應的技術指標規定,比如使用的材料和口罩的結構,或者對非油性小顆粒的阻隔效果以及對細菌的過濾效率等。
4、使用人群不同
非醫用口罩大部分人群都適合佩戴,但是兒童、老人、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特殊人群應該慎重選擇。
醫用口罩根據分類不同使用人群也不同。醫用防護口罩適用于診療活動中接觸經空氣傳播或近距離經飛沫傳播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時佩戴,防護等級最高。醫用外科口罩主要在潔凈度十萬級以內的潔凈環境內,手術室工作,護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及進行體腔穿刺等操作時佩戴。普通醫用口罩可用于普通醫療環境下工作的人員,防護等級最低。適用于一般衛生護理活動,如衛生清潔、配液、清掃床等,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顆粒的阻隔或防護,如花粉等。
5、使用范圍不同
醫用口罩主要用于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防護。
非醫用口罩適用于普通大眾。
6、外觀不同
醫用防護口罩標準GB 19803-2010 有明確規定“口罩不應有呼氣閥”,這樣可避免飛沫、微生物等通過呼氣閥呼出,從而危害他人,因此,醫用口罩不可以帶呼吸閥。
非醫用口罩允許有呼氣閥,通過呼氣閥可以減小呼氣阻力,從而有利于作業人員長時間工作。
以上就是鋌和小編關于“非醫用口罩能防病毒嗎 非醫用口罩在哪些環境可以使用”的內容介紹,希望對您了解非醫用口罩有所幫助。最后,鋌和小編提醒大家,佩戴口罩前和摘下口罩后,均應及時洗手或使用酒精類洗手液搓手。佩戴口罩時,鼻夾側朝上,使口罩覆蓋口、鼻、下頜,將雙手指尖沿著鼻梁條,由中間至兩邊慢慢向內按壓,直至緊貼鼻梁,并適當調整口罩,使口罩周邊充分貼合面部。摘下口罩時,應從頭帶處卸下口罩,不要觸碰口罩的外表面。